|
味美、平安,這些本来是貼在台灣食物上的標簽,也是島內民眾談及骄傲的內容,近來,台灣食物的“平安”標簽卻被接連重擊。
“黑心食用油”風波未了,10月28日,台北衛生局又抽檢出有蜂蜜底子不含蜂蜜,隻有蔗糖及果糖。10月29日,台灣《聯合報》則報道,桃園縣衛生局檢出王品集團旗下“原燒”的美國牛肉含瘦肉精,至28日已收受接管203千克問題牛肉。
食物平安頻亮紅燈,讓台灣食物的“平安”標簽出現裂紋,而民眾對於“食安”的信念也隨之搖晃起來。
食物“出包”一件連一件
讓民眾“食”在不安的是,近來問題食物的主角既不是地下工廠,也不是什麼盗窟小作坊,而是多有行業“大牌”。
被查處有問題牛肉王品集團是台灣第一大餐飲集團,今朝王品集團在兩岸共開設約200 家直營分店,此中在台灣地區就有10個自創品牌及160多家直營分店。而生產“黑心油增粗增大壯陽藥,”的大統長基公司也是着名大廠。
“黑心油”配方近日被表露,標示百分之百的特級橄欖油,其實有六成是棉子油或葵花油等低價油混充,并且,更為聞者震驚的是,為了讓成份不純的橄欖油賣相純正,廠家還添加了食用油禁用的染色劑“銅葉綠素”。內幕揭曉的時候,廠家承認這樣的“黑心橄欖油”已出售了7年。
比起盗窟小廠的摻假、造假,大牌、名牌廠家的“黑心行為”更讓人憤慨。老廠、名牌廠的存在和興盛,是維護商場秩序和品德的正面身分。它們的歷久彌新,可以讓更多廠家看到誠信和堅守的气力。是以,當名牌廠家被列入“黑心名單”時,對民眾信念的沖擊無疑會更大。“大統”油品的市佔率高達10%,其銷售通路遍布全台重要超市、賣場。食用油餐餐都要用,“大統”混跡市場30多年,試想,全台灣又有几多人從未吃過“黑心”油?怕是幸免者幾希吧。
柴米油鹽已淪陷几多
比年來,台灣食物平安上演連續劇。
前年有塑化劑事務,客岁查出了毒大米、致癌醬油,近来又連環爆出毒澱粉、過期泡芙、香精面包、劣質食用油、問題牛肉……對此,有島內媒體感伤:柴米油鹽醬醋茶,向來是民生“開門7件事”,但現在的台灣,算瘦身美容,算看已有几多淪陷在“黑心商品”的烏雲下?
這或許恰是食物平安問題在島內持續發酵的首要缘由。更何況,台灣食物平安問題影響到的還不止是島內民眾,它已延燒到香港、大陸,乃至菲律賓、越南等地區。近日,已有大陸商家向台灣“大統”公司求償。
接連不斷的食物平安事務也讓台灣“美食天國”的形象蒙塵。美食、特點小吃一向是台灣行銷遊览的首要身分。但“黑心食物”的名單不斷增长,台灣遊览主管部門乃至不能不點窜了行銷台灣遊牙周炎牙膏,览除蟎噴霧,的主題,原設定的美食、購物、文化、樂活、生態、浪漫等六大主題,現在美食被迫拿下。
修法重罰“抓鬼”三管齊下
怎樣才能構筑食物平安網,讓島內民眾再也不“食”在不安?
除寄但愿於廠商自律,再也不“黑心”以外,島內輿論還把矛頭指向了現行法令。
台灣現行法令對不良業者懲罰輕、罰款少,一向是媒體阐發“黑心食物”屢禁不絕的一種觀點。台灣“行政院”6月通過食物衛生辦理法批改案,將原來6萬元(新台幣,下同)以上30萬元如下罰金,晋升至6萬元以上600萬元如下,“大統”這次被罰了4000萬元。但是這項“破紀錄”的罰金,很多島內媒體還是認為與之數十億的犯警獲利比拟,不過是沧海一粟。
與此同時,依據台灣現行食物衛生辦理法規定:食用香料、復方添加物免查驗﹔加工制造的原料隻要沒有直接賣到消費者手上,就免標示中文成份﹔進口的添加物、香料隻需標注英文。有媒體認為,這相當於給了違法業者3道“免死金牌”。
馬英九近日批示“衛生福利部”及“法治療濕疹藥膏,務部”盡速研擬修法,對黑心廠商嚴查重罰,並提高刑度至3年以上。他還提出籌組“抓鬼志工大隊”,增长專家與民間團體參與,長期監測食物平安,揪出黑心廠商並且繩之以法。
修法、重罰、“抓鬼”,三管齊下,信赖會斷了很多人的黑心念頭。不過,若何修補台灣食物的“平安”標簽、重拾民眾信念,生怕才是更必要思虑的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