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視覺味道美食設計論壇
標題:
摇元宵、耍龙灯、烧火判兒……古早味的元宵奇妙夜,原来如此好玩
[打印本頁]
作者:
admin
時間:
2024-1-18 16:07
標題:
摇元宵、耍龙灯、烧火判兒……古早味的元宵奇妙夜,原来如此好玩
原創 何大齐 活字文化
列位书友們,元宵节快活呀!
如今的傳統节日的文化内容彷佛削减了,過节仅仅逗留在吃上面,好比元宵节吃元宵、吃汤圆,端五吃粽子,仿佛没有其他的文化享受在内。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實在傳統节日是有不少有趣的風尚的。好比元宵节是赏灯的正节,以是前人會把灯笼的图案用在首饰和衣饰上,成為灯景。尔後的每一個节日都有一個纹样,人的穿着、首饰必要按照节日的分歧而不绝改换。
今天,活字君與书友們分享何大齐教員的新作中的若干篇章,跟何大齐師长教師去看看,傳統的北京元宵节里,有哪些有趣的傳統。
元宵节
—
何大齐 绘著
本文节選自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元宵节是我國春节年俗中最後一個首要节令,前人称“夜”為“宵”,以是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圆之夜——正月十五称為“元宵节”。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自古以来,元宵节就以强烈热闹喜庆著称——觀灯弄月,燃放鞭炮焰火,猜字谜,吃元宵,打着各類外形的灯笼處處遊街......别的另有耍龙灯、耍狮子、踩高跷、划旱船、扭秧歌、打承平鼓等傳統風俗文娛演出情势。在由宫庭到民間、由華夏地域到天下的成长進程中,元宵节逐步成為民間隆重节日,到了宋朝成长成為世俗最热烈的狂歡节。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在我童年期間,每逢元宵节,我家四周的西四牌坊一带就热烈不凡,每家商户門口都张灯结彩,燃放鞭炮。在西四牌坊的十字路口另有耍狮子的里手内行,頭套狮子道具,摇頭摆尾,舞出發躯,做出各類風趣動作,逗人歡笑。耍狮子中最惊人的一幕是一前一後两小我構成一頭狮子,他們共同着,以纯熟而强健的動作,爬到有三四层楼高的牌坊上,做出各類高難惊险的動作,下面围觀的有上千人之多,叫好声、拍手声、惊啼声不止,好不热烈。咱們這些孩子则手提外形各别的灯笼在人群中穿梭,愉快到了顶點。
耍龙灯
—
正月十五闹元宵,红灯高悬随風飘。
擎起长龙舞回旋,锣鼓齐鸣樂逍遥。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元宵赏灯勾當延续五天,灯的样式繁多,排場也很强烈热闹。宋朝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词《青玉案·元夕》,写的
消除痛風石方法
,就是宋代元宵节的狂歡排場:“春風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寶马雕車香满路。凤箫声動,玉壶光转,一晚上鱼龙舞。”花灯無数,烟花如星雨,鼓樂声不停于耳,一轮圆月高照大地,龙灯、鱼灯翩翩起舞......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辛弃疾词中說的“鱼龙舞”,就是舞鱼灯和龙灯。我小時辰,父親在元宵节前就會買回来金鱼灯笼,由于“鱼”與“余”同音,以是用金鱼红灯来祈盼新的一年有個好年成,糊口富饶,這灯笼也依靠了人們朴實的祝愿。咱們都盼着天快黑下来,把鱼灯中的烛炬點着,登時红光四射,几個孩子,每人提着一個红灯笼满院子跑着玩兒,别提多歡快了,過节的氛围一會兒就浓郁起来。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在家里玩兒的是鱼灯,那龙灯可就不是小孩子玩兒的了。龙灯有快要二十米长,由龙頭、龙身、龙尾三段串起来,通常為用竹木做成骨架,呈圆形,龙身由多节構成,节节相連,外面罩上画有鱼鳞的巨幅红布,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撑竿兒。在龙頭前面有一小我领頭,他举的竿顶上竖着一個巨型球,叫“绣球”,作為全队指导。舞起来以後,巨球先後摆布上下扭捏,龙頭就追着球,做出抢吃的状况,後面的龙身随着前面的龙頭,也是上下摆布,邊遊走邊翻转飞動,十分夺目。龙頭十分庞大,造型浮夸,巨口中含一金球,圆眼瞪眼,龙须、龙角向外四射。用竹竿耍龙頭的人必要有把子气力,而且還得有跳舞根本才能胜任,演出的内容有“二龙戏珠”“雙龙出水”“蟠龙闹海”等。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元夕花會
—
月圆之夜人歡腾,佳人身系布毛驴。
手提旱船随波荡
暴牙
,,期盼今春行大吉。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在北京,耍龙灯、舞狮子、扭秧歌、打承平鼓、划旱船、跑驴等,統称為“花會”。正月十五此日夜晚,民間自觉组織的花會城市在街區路口巡遊演出。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
歐冠盃投注
,绘著
花會中的跑驴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跳舞,相傳已有二百多年的汗青,大可能是和扭秧歌、踩高跷、跑旱船等項目组合在一块兒演出。跑驴必要有驴形的道具,主如果由驴頭、驴身和驴尾構成,用竹子扎成骨架,外面糊上纸或布,前面昂起的頭画上驴的脸孔,在驴背上留一個可套在人腰部的方形洞口,下面再用红布蓝布围起来。演出多由年青主妇打扮成屯子小媳妇兒,把驴形道具系在腰間,前面是驴頭,後頭是驴尾,上身做出骑驴样子兒,先後摆布扭腰摆動,腿鄙人面的围布内發抖,迈着小碎步仿照驴颠跑的模样,時時做出颠、跳、踢、惊的風趣動作,再加之脸上的浮夸妆容和脸色,常引得围觀的人哄堂大笑。她身旁另有一個汉子饰演丈夫,手持鞭子做赶驴状,如许就有了故事:這是一對农乡人妇,正月回外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些小贫苦,如過沟、爬坡、驴惊了等,伉俪有說有唱,滑稽诙谐。演出的同時另有鼓、钹、唢呐等樂器伴奏,歡畅的陌頭更添喜庆。在我小的時辰,北京生齿還少,車也少,以是花會得以在市内大街上活動演出,如今只能在京郊偶見了。
烧火判兒
—
泥塑一尊火判官,善男信女争相看。
七窍熊熊喷列焰,上元灯节映婵娟。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元宵节除大師熟知的看花灯、猜字谜、舞狮子、踩高跷等大型文娛勾當外,另有一項很独特的勾當,就是“烧火判兒”,這是正月十五在城隍庙中举行的勾當,“火判兒”就是火判官。
城隍庙在北京有多處,但举行這項勾當的,只有地安門外的西侧,就是如今的安全大街路北高坡兒上的這個城隍庙,這可能和必要的園地有瓜葛。
要說這城隍庙,来頭可大了,“城”是指城墙,“隍”是指城墙外挖的壕沟,放入水就是护城河。以是這庙中供奉的城隍爷就是主管捍卫都會、护佑生灵的仙人。明代朱元璋鼎力推重,命天下各府、州、县都要建城隍庙,以此求得神佑一方安全,保大明山河安定。厥後城隍爷管的事兒愈来愈多,苍生碰到乞求好收获、劝善扬善等巨细事,都要到城隍庙中烧香拜神,求城隍爷帮忙。碰到一些難明的大案要案,也要到城隍庙中去审讯。這對當事人和判官城市發生精力上的震慑,但愿在城隍爷眼前說實話,秉公辦案。這也是正月十五烧火判兒的由来。
城隍庙很大,進入山門有正殿和工具配殿,正殿的城隍爷坐像峨冠博带,威風凛冽。供桌上摆設着香炉、蜡签兒,红烛摆荡,卷烟袅袅,大殿内天然就有種稳重神秘的氛围。在五天的庙會時代,這里不像护國寺、白塔寺庙會那样白日热烈,它只有晚上才開。殿外的大空場上也賣各類小吃、玩具、香烛等,但最热烈的事兒,就是晚上烧火判兒。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在院子傍邊,早有砌炉灶的師傅用砖石和黄土泥砌成一個像判官的庞大人形,他頭戴官帽,雙方另有帽翅,頭部的五官都是一個個圆洞穴,袒胸露乳,雙乳和肚脐眼兒也做成圆洞形,左手拿着一個泥制的长条小牌子,上面写着:“你可来了,正要拿你。”泥判官有近一丈高,内里是空心的大炉膛,一次可填煤二百多斤。炉膛启齿在泥塑背面上,有一米多高,這就是一個高峻的炉灶。天将黑起頭生火,到了晚上,火越烧越旺,判官的頭上和身上留的孔洞就成為了拔火的烟囱。跟着大火苗的腾起,他全身的孔洞火焰齐喷,有一尺多长,跟着煤炭的焚烧,火焰的色彩也由蓝變紫變红。面临這個喷火的庞然大物,围觀的人被热浪烤得難耐,在這威力四射的判官眼前,人人城市發生畏敬之心。
《北京的春节》(增订本) 何大齐 绘著
連烧五個晚上得用上千斤煤,都由京城煤铺掌柜争相义捐,巴望此举可换仙人保佑一年安全發家。這判官是谁的化身呢?認為是钟馗的占多数。有诗云:“四海泰平承平祝舜尧,神州大地遍笙箫。待到上元微醉後,钟馗飞火闹元宵。”
不外,這項城隍庙烧火判兒的風俗已消散七十多年了,現在只能從白叟的口中當傳說听了。
相干举薦《北京的春节》
何大齐 绘著
商務印书馆
活字文化 策動
2022年1月
何大齐師长教師的北京風俗画系列在《北京晚報》連载多年,2021年,活字文化将這些文图结集成《北京的春节》出书,得到遍及好评。本年,何大齐師长教師又弥补了10篇文章、11幅插画,增长了包饺子、压岁錢、烧火判兒、雍
電波拉皮
,和宫打鬼等更加详尽的春节風俗,文字也從新举行了修订,與第一版比拟,内容更加丰硕、立體。
歡迎光臨 台灣視覺味道美食設計論壇 (https://bbs.paramita-print.com.tw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3